发布时间:2022-04-10 14:16:00
《酗酒者莫非》苏州站巡演即将于4月3日、4日登陆苏州湾大剧院。作为第二届苏州湾大剧院戏剧节的重磅大戏,《酗酒者莫非》有着独特的美学风格与艺术表达。莫非绝望的孤独感能够引起都市人的强烈共鸣,而陆帕的戏剧也能让业界专家与学者产生更深入的思考。也许这正是戏剧的意义。即便疫情肆虐,但人类需要戏剧。
陆帕让我们思考戏剧的意义
文 | 王虹
《上海戏剧》副主编
时隔5年,再看《酗酒者莫非》再次震撼。做戏剧那么多年,时而也会如剧中莫非那般觉得“这一切没有意义”,然而每每看到好戏又觉得这一切都有了意义。
前两天在上海大剧院采访剧组时,李龙吟老师分享了导演陆帕的戏剧理念。陆帕说:“戏剧如果不能引起观众的思考,戏剧家是没有存在的必要的。”这一次,陆帕抛给我们去思考的问题是——戏剧的意义是什么?
《酗酒者莫非》剧照
戏剧,应该不只是讲一个让人共情的好故事,应该不只是戏剧人的自我表达,戏剧应该让人去思考。让什么人去思考呢?很多时候我们的创作者是让观众去思考,可是我觉得不仅是让观看者去思考,更要让表演者去思考,更要让做戏的人去思考。
不思考,的确可以活得更轻松,思考问题便会生出更多问题,然而问题并不是思考本身,而是要跳脱出本身的问题去思考问题,就像陆帕跳脱出史铁生,创造了他的戏剧世界,于是复杂问题就迎刃而解,有点绕。
就像看这戏,你就有种被绕进去的感觉,然而一层层地剥开,它就会像洋葱一样让你泪目。
《酗酒者莫非》剧照
看了《酗酒者莫非》和《狂人日记》,就可以看到陆帕对于改编的解题思路。
《酗酒者莫非》主要根据史铁生作品《关于一部以电影作舞台背景的戏剧之设想》改编,还融入了《我与地坛》《合欢树》《宿命》这几部作品片段和史铁生的人生经历,再加上陆帕以及演员的即兴创作糅合而成。
这就是陆帕的聪明,他让你脱离开某一部小说、某一个作者,而是走入他所建构的戏剧世界。
《酗酒者莫非》剧照
以投影形式展现史铁生《我与地坛》片段
所以,即使你从未看过史铁生的作品,也不知晓他真实的人生经历,那也不会妨碍你入戏,因为陆帕是在写人,带着你一起去探索关于人的秘密。
对陆帕而言,剧场就像是岛屿,他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做实验,而我们在这个岛屿上眺望生活、探索世界。
《酗酒者莫非》剧照
空荡荡的舞台上,莫非一个人滔滔不绝地说着:“人是相互依恋,又是相互害怕的……他们相互看见了、相互触碰了,就不再害怕了。”
或许,这就是我爱戏剧的原因,这就是戏剧让人如此着迷又那么可爱的原因。戏剧让人与人之间相互看见,戏剧让人与自我产生连接看见自我,于是我们就不再害怕生活了。
曾经的我是那么孤独,是戏剧将我治愈,所以总着想让更多的“我”看见戏剧。戏剧让我们学会交流,戏剧让我们不再孤独,戏剧让我们此时此刻在同一个场域进行交流,这就是戏剧的意义。
《酗酒者莫非》剧照
因为懂得这意义,便会义无反顾地,就像陆帕那样的全情投入。波兰戏剧大师陆帕最可贵的戏剧精神,值得中国戏剧人好好学习。
接近尾声时的三次忽然爆发神农百草膏管湿疹不的撕裂声加暗场,就像医院急救室对心脏进行的电击。莫非,陆帕这是要电醒谁?又或许是剧中的莫非在警示儿时的莫,不要走入莫非的地步。
剧的最后,视频中骑自行车的人跌倒了却安然无恙,他没有变成坐轮椅的“莫非”。所以说,当你在某个时刻得到某个启示,命运便会因此改变,而走进剧场看戏,或许就是那个改变的契机啊。
《酗酒者莫非》剧照
《关于一部以电影作舞台背景的戏剧之设想》中的主人公是酗酒者A,而陆帕将其改名为莫非,这其中包含了陆帕的哲学思想。陆帕说“莫非”这名字中包含着一种可能性,而《酗酒者莫非》让我看到了中国当代戏剧的可能性,中国演员可以做得更好,中国当代戏剧可以做得更好。
剧场是戏剧人的造梦空间,一方舞台,一出好戏,观众看到了更多的人生与命运纠葛。即便疫情没有结束,即便那一场春日的远行还未踏上征途,但我们依然固执地相信,“这世界会变得更好。”
剧情简介
剧目改编自史铁生作品《关于一部以电影作舞台背景的戏剧之设想》,舞台背景是电影荧屏,演员是舞台上一个白日梦游的醉鬼。故事和人间真相都由这个喝醉了的抑或真正意义上比我们更清醒的醉鬼来说出。
借助酒力,他可以回到过去:看见自己诞生于父母虚伪的婚姻;和童年纯真的自己说话,警告那个还没有长大的欲望,别做出丢人的事;触摸到已经离婚出走的前妻的手……
真情一旦流露,无声的哄笑会从屏幕里下来淹没你;别试着走进灿烂的阳光下花的海洋,黑暗会突然降临舞台;魂灵的视角在屏幕上清晰可信;醉鬼的独语有幻觉,有梦想,更有骇俗惊世的真理。
借助酒力,他还可以走进未来:这个醉鬼,早就知道,自己的结局是死了七天才被人发现。
原著作者
史铁生
(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
当代著名作家。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广州神农百草膏,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我的丁一之旅》,短篇小说集《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记忆与印象》、《病隙碎笔》等。其创作于1980年代的小说《我的遥远的清乎湾》,已经成为当代文学史上的名篇,2009年,该作品与《命若琴弦》、《老屋小记》等史铁生的20余篇中短篇小说佳作一同结集出版,全面反映了作者的创作成就和思想及艺术风格。
导演简介
克里斯蒂安·陆帕
1943年出生于波兰,经历物理、美术、电影与戏剧等不同领域的学习与训练,以独特的作品风格,被誉为“欧陆戏剧界的巨人”。在波兰戏剧史上,陆帕承接康托、格洛托夫斯基,下传瓦里科夫斯基的枢纽地位,被波兰剧场界奉为国宝。
长期导演俄语及德语系剧作或小说,并多次制作长时间剧场作品,譬如《马耳他》(连演三晚)、《卡拉马佐夫兄弟》、《素描》(七个小时)。近期受欢迎的作品,分别是以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电影明星玛丽莲·梦露为主题的《银色工厂》、《假面·玛丽莲》等。
1983年起回到母校克拉科夫戏剧学院任教,多位波兰新锐导演都是他的弟子。身兼导演、舞台设计、音乐设计与编剧于一身的陆帕,2009年荣获欧洲剧场大奖桂冠,实至名归;历年得奖人包括哈罗德·品特、彼得·布鲁克、阿里亚娜·穆努什金、皮娜·鲍什、彼得·施坦因、海纳·穆勒等。
2001年获奥地利十字功勋奖章,2002年获法国文化部艺术及文学骑士勋章,获颁斯文纳斯基奖,获颁席勒奖。
///
驱动文化传媒出品
波兰导演克里斯蒂安·陆帕戏剧作品
中国故事三部曲之一
∞
《酗酒者莫非》
∞
MOFEI
2022 · 巡演日历
苏州湾大剧院
4月3日 15:00
4扶氏神农百草膏有激素么月4日 15:00
扫码购票
江苏大剧院
5月1日
5月2日
即将开票
深圳·光明文化艺术中心
5月28日
即将开票
演出时长:240分钟,含一次中场休息
中文对白,英文字幕
主创人员
原作 史铁生
编剧 克里斯蒂安·陆帕&演员团队
导演 克里斯蒂安·陆帕
舞美设计 克里斯蒂安·陆帕
灯光设计 克里斯蒂安·陆帕
服装设计 彼得·斯基巴
影像 卢卡斯·特瓦科夫斯基 贾科布·莱赫
音乐 博古米尔·米萨拉
剧本翻译 乔安娜·克兰兹
出品、制作 北京驱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演员阵容
*以下按出场顺序排序
莫非 王学兵
耗子 韩岩松
杨花儿 李秋晨
记者 Aleksandra Bednarz
青年莫非 张加怀
母亲 杨鲭
三位卡里忒斯 苏娅 高小茜 陶桃
警察 李龙吟
莫 Dida
妹妹 李梅
*演员阵容以现场演出为准
///
更多驱动文化传媒出品
1
话剧《酗酒者莫非》
Mo Fei
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资助项目
2017年第七届国际戏剧“学院奖”最佳剧目、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
2018年第二届华语戏剧盛典“最佳男主角”奖
上海国际艺术节、北京老舍戏剧节、广州艺术节、厦门两岸艺术节等参演剧目
巡演档期开放预订!!
02
《狂人日记》
A Madman's Diary
纪念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四十周年,克里斯蒂安·陆帕导演戏剧作品,首届阿那亚戏剧节开幕大戏,第五届老舍戏剧节闭幕大戏。
巡演档期开放预订!!
03
《但愿人长久——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
Concert of Poetry Dramatization from Tang/Song Dynasty
驱动文化传媒20年品牌节目
诗词与音乐的完美融合
以最现代的方式,感悟最古典的菁华
巡演档期开放预订!!
///
驱动文明·传播感动
ID:Propel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