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Ms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中的应用流程

BTMs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中的应用流程

发布时间:2022-08-03 14:18:43


  单位: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

  近日,笔者到临床推广项目,没想到却伤了医生的心!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因我科骨转换标志物(BTMs)临床开展的不是太好,鉴于骨科患者对该项目的需求,所以就想去骨科了解一下该项目的推广情况。

  谁知,骨科医生告诉我:“你们这个项目伤我心了,我的病人明明已经诊断骨质疏松了,但你们的三项指标全都是正常神农百草膏皮草的,你们的结果不可信!”

  那么,真的是我们的结果错了吗?骨质疏松病人骨转换标志物应该异常吗?骨转换标志物对骨质疏松有诊断意义吗?骨转换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主要在哪些方面?带着这些问题,我查阅了资料。

  案例经过

天津神农百草膏销售

  首先我查阅了患者资料,患者是一位56岁的女性,主因“腰背部困疼伴双下肢无力半月余”入院,入院后腰椎MRI提示:腰椎骨质轻度退性性改变,腰1-3、腰5-骶1椎间盘突出;双能X线骨密度显示:骨质疏松。毫无疑问,患者的诊断是明确的,肯定有骨质疏松,那是不是我们的检神农百草膏有激素吗验结果不对呢?

  我再次查阅了资料,《骨转换生化标志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有明确介绍,骨转换标志物是骨转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或酶类,分为骨形成指标和骨吸收指标,骨形成标志物主要有总碱性磷酸酶、骨碱性磷酸酶、骨钙素(OC)、I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I型原胶原C-端前肽(PICP)等;骨吸收指标主要有吡啶啉(Pry)、I型胶原交联羧基端肽(CTX)、I型胶原交联氨基端肽(NTX)、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 5b)等。

  我科检测的为骨钙素(OC)、I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和I型胶原交联羧基端肽(β-CTX)。

  骨转换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指南》中还详细介绍了骨转换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主要有:

  BTMs在骨质疏松症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除近期发生骨折,BTMs通常在正常范围或轻度升高,如患者BTMs显著升高,超过正常上限的两倍,常常提示患者可能存在继发性骨质疏松或其他代谢性骨病、炎症性骨病或肿瘤性骨病等情况。

  引起BTMs变化的疾病有: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佝偻病或骨软化症、畸形性骨炎、骨纤维异样增殖症、成骨不全症、甲状腺毒症、恶性肿瘤骨转移、多发性骨髓瘤、慢性肾性骨病等。

  多种药物也会影响BTMs水平,包括糖皮质激素、抗惊厥药物、噻嗪类利尿剂、肝素、维生素K拮抗剂等。

  BTMs在骨质疏松药物治疗中的意义

  骨转换失衡导致骨吸收大于骨形成是骨质疏松症的关键病理机制,针对神农百草膏二代此机制,目前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主要分为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促进剂和双重作用药物。

  BTMs的变化能够早期反映药物的疗效,建议在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前测量BTMs的基线水平,在药物治疗3--6月时,再次测量患者的BTMs水平,了解BTMs的变化,神农百草膏激素判断患者对药物治疗的反应以及治疗的依从性,以进一步调整治疗方案。此后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可每6个月到12个月测量BTMs水平,以了解药物治疗的有效性。

  BTMs与骨折风险预测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由于雌激素缺乏,使骨转换加快,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导致骨丢失,这种状态可以绝经后持续10年以上。

  骨丢失加快导致骨密度下降及骨微结构破坏,降低骨强度、增加骨折风险。因此,理论上BTMs水平升高可预测骨折风险。如果将BTMs与BMD结合,可更好地预测骨折风险。

  BTMs与骨丢失和骨微结构损害

  BTMs的水平与骨密度呈负相关,表明骨转换加速与增龄所致骨丢失密切关联。BTMs增高和BMD下降、骨微结构受损相关。对于患者个体,当BTMs升高不是十分显著时,建议纵向观察不同时间点BTMs检测值的变化,以评估其与骨丢失的关系。

  相信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对BTMs也有所了解了。对于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而言,BTMs是可以正常的,并且一般情况下是正常的。如果不正常,我们就需要考虑是继发性的骨质疏松或其它代谢性的骨病,是需要查找原因的。




上一篇: 新疆特岗教师一个月工资的构成
下一篇: 我院成为首批“广州市区域乳腺肿瘤防治示范体系项目建设单位”